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近空间飞行器研发中心,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唯一浮空器总体单位,前身是2005年5月成立的“湖南航天近空间飞行器研发中心”,为了加强对浮空器研究工作的领导和协调,2007年更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近空间飞行器研发中心”,作为非法人机构,主要依托于湖南航天远望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实体运作。
近空间飞行器研发中心专注于浮空器产品及相关机电设备的制造,专业涉及飞行器总体技术、结构及仿真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流体力学、空间工程等30多个专业。“十二五”期间,承担国家、军方、集团公司科技、预研项目20余项,在囊体加工制造、总体与结构设计、地面锚泊保障等方面获得专利50余项。现有中心科技人才共6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技术人员的62%,其中国家级科技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
2015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组建的“湖南省飞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年与湖南省岳阳市经济开发区签署入园协议,建成岳阳浮空器产业园。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近空间飞行器研发中心秉承“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求生存,以发展求壮大”的理念,引领产业发展,打造中国浮空器第一品牌。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节能环保技术中心(以下简称节能环保技术中心)是服务于集团公司节能环保、固定资产投资及科研生产工作的生产型专业技术支撑服务机构;对外可为社会各界提供全方位、全寿命周期的专业化节能环保综合解决方案和一体化服务。节能环保技术中心为非法人机构,挂靠在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具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城乡规划甲级、工程咨询甲级和环境影响评价乙级资质,具备节能环保工程设计施工、环境影响评价、能源审计、节能评估等资质和相关业务能力,技术力量雄厚,经验丰富。
目前已开展的业务范围包括节能环保领域规划论证、技术研发、咨询评估和EPC工程。规划论证包括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论证、环境规划、规章制度制定等;技术研发包括节能、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及装备研发,绿色生态建筑、绿色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园区的污染控制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等;咨询评估包括环保评估、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人员培训、节能环保技术方法、标准、规范编制等;EPC工程包括环境污染防治、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及运营维护、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园(厂)区资源循环利用、循环化改造。
节能环保技术中心已承担了几十项节能环保技术研究和装备开发工作,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和专利,多项成果获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奖;组织编写了多项节能环保标准;承接了几十项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完成了千余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近百家单位能源审计工作以及集团公司十多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承担了多家企业的环保设施运营工作。开展了电能质量治理、蓄能、绿色照明、高效电机更新、分布式光伏发电等节能技术改造工程。EPC是节能环保技术中心的核心业务之一,已承担了百余项节能环保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运营等交钥匙工程,已建成工程均运行良好、稳定,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复杂装备故障诊断与健康状态管理(PHM)技术中心以依托的高速交通工具PHM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商飞联合建设的民机PHM工程技术中心等为支撑,旨在支撑中国航天科工PHM产品和技术的论证、研发与推广工作,抢占我国重大工程运行安全保障的国家战略地位,以促进中国航天科工PHM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心挂靠在航天测控,目前共有正式研究人员29人。其中,研究员6人,中高级研究人员共20人。航天测控负责技术中心的日常运行管理,负责组织落实业务规划和年度计划、研究队伍建设、科研条件保障以及经费管理、保密安全、行政事务等综合管理事项,业务上受中国航天科工总部有关部门领导。
该中心将紧密围绕中国航天科工的发展需求,基于人工智能理论,深入开展智能检测测试技术、故障诊断技术、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协助集团公司抢占我国重大工程型号运行安全保障的国家战略地位,促进集团公司PHM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为我国航天航空飞行器、高速铁路、特种车辆、工程机电等复杂设备维修保障的发展服务,在抢占未来复杂系统安全保障技术新制高点、赶超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心不仅在智能化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技术、智能检测系统技术、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智能诊断与健康状态管理集成验证环境技术领域先进的技术储备,并在总线测量仪器、通用测控平台、健康状态管理等领域形成领先优势,实现了装备全寿命周期的保障解决方案,服务于导弹、火箭、卫星、飞机、船舶等多个平台。